高考时间:2022年6月7日 - 2022年6月8日
祝各位考生,学业有成,考上理想的学府。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获取高考资料联系方式

新高考改革培训后的反思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1-07-19分类:综合资讯浏览:106评论:0


导读:内容摘要:走班制打破了文理二分的界限,强调学生的个性特点,但却也造成应试压力的下移,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体现得更加明显。关键词:新高考;走班制;学生自主性作者简介:作者...

内容摘要:走班制打破了文理二分的界限,强调学生的个性特点,但却也造成应试压力的下移,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体现得更加明显。

关键词:新高考;走班制;学生自主性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王卉,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人文科学系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厦门 361021)

内容提要:随着新高考的推进,实施走班制成为基础教育当中的一个趋势。走班制在形式上让教育更加热闹、灵活,但在教学效果上却并不尽如人意。走班制试图彰显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由选课,却导致物理等较难获得高分的科目选考人数减少,造成“学科危机”。走班制打破了文理二分的界限,强调学生的个性特点,但却也造成应试压力的下移,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体现得更加明显。

关 键 词:新高考;走班制;问题

DOI:10.13694/j.cnki.ddjylt.2019.04.018

一、形式上的热闹与教学效果的搁浅

当前全国各地推行的走班制,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一种是基于选课的走班,一些学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成绩、兴趣或意愿,对高考要考的3门学科进行选择,并将选择了相同3门学科的学生编入同一个班,以提供“自选套餐”的模式来配合学生的高考选科需要。尽管这种“套餐模式”最后依然是让学生进固定班级上课,被一些老师认为是继续变相“分科”,但毕竟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选课意愿,可以说是基本顺应了新高考改革的形势。

另一种是真正让学生“走”了起来,即将选课的权力完全交给了学生。学生根据学校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分要求,结合自身的成绩、兴趣和时间需要,为自己“量身定做”一张课表。每个学生的课表都可能不同,每天奔赴不同的教室,上不同内容和难度的课程。这种形式的走班,不仅让学生真正“走”了起来,也充分响应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能够最大化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无论哪种走班,在形式上都显得颇为热闹。然而这种形式上的热闹,却在实践中遭遇了诸多困境。其中最典型、也最受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就是走班制下的教学效果。尽管有不少报道都在为走班制点赞,称其让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渐提高”“高考上线率100%”“走班制学生的平均分要高于传统班级学生的平均分10分”[1]云云,但来自家长和一线教师的反映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首先,走班制带来了“生不见师,师不见生”的现象,导致教学管理松散。由于走班制打破了原有的行政班的模式,学生每节课都要奔赴不同的教室上课。上课才来,下课即走,师生交流的时间只能是在课堂当中,课下教师无法辅导学生,学生有了问题也找不到老师,教师很难像走班之前那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甚至有的学校由于面积所限,为了走班,不得不将原有的教师办公室改为学生上课教室,导致教师遭遇“下课之后只能随便找个地方待着”“找不到学生订正作业”等尴尬局面。当教师的监督缺位的时候,中学生的“自主性”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就令人存疑。走班制能够进入良性轨道的前提是学生都是积极向学、自觉努力的个体,因此当他们被赋予足够的尊重和自由后,一定就会将这种自由运用到学习中去。然而中学生尚属未成年人,心智发展还不成熟,他们能否像大学生那样“自主学习”本身就值得怀疑。况且,大学生群体都还有不少迟到、早退、旷课和挂科的现象,中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更是难免松散。

其次,走班制引发了课程质量下滑的风险。现下,很多学校利用走班这一机制,在学生高考压力较小的高一、高二学年,乃至更低的学段,开设了诸多非高考科目的选修课程。多样的选修课让学生有了更广泛的选择空间,体现出多元发展和素质教育的理念,但是诸多的选修课,课程质量没有一个明确的评判标准。有的选修课程甚至都没有必要的课程大纲,没有基本的评价指标。有的学校为了确保学生完成选修课程,规定考勤要达到90%,学习心得和学习笔记都必须以博客形式上网发布,而且博客每天的浏览量需要在多少次以上,却唯独对学生的课程考试和结课成绩只字不提。这样的选修课,这样的“毕业”形式,的确不得不令人担忧。北京师范大学的郭华教授曾提醒我们说:“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课程质量远比多样更重要;为多样而多样,课程质量便不能保障。”[2]贪多而嚼不烂,讲数量不讲质量,最终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实际发展。也有部分中学借走班的契机,推行高考科目课程专门化和模块化,并辅以相应学分要求学生完成高考科目的学习。但由于这些科目彼此相互独立,学科内部联系不强,学生对科目无法有一个系统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建构。同时这些科目的知识也无法涵盖高考的考查范围。有不少一线教师对这种“模块化”的教学持否定态度,认为是消解了学生对学科的全局观念,“基础都没打好,以后对大学的专业学习恐有不利”。走班制推行之后,各地配套的课程质量参差不齐,城乡、区域、重点中学和非重点中学的差异较大。走班制的成效依赖强大的师资力量与教育资源作保障。目前走班比较成功的学校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这些学校的教育资源是其他地区的学校无法比拟的。然而在我国中西部的一些地方,连学校均衡发展都还没有做到,让学生选课走班,必然就会显得底气不足。

第三,走班制下的教学并不利于学生在高考中获得好成绩。走班制背后对应的是教育多元化的理念,它根源于美国的选课走班制[3]。然而在美国,与走班制相匹配的评价机制是“学分制”和比较完备的综合素质评价,后面二者与走班制理念一致,相辅相成,即都是基于“多元”的教育理念。但在中国,情况则完全不同。当下对学生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评价机制,是高考分数。尽管在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中,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性被史无前例地强调,但由于其尚不成熟,且在实践中遭遇诸多问题,甚至出现了与高考成绩“软挂钩”的现象[4]。与走班制真正挂钩的评价方式,依然是高考。这样,学生无论如何选课走班,最终的目标指向,都是高考成绩。然而,一方面,走班制下衍生的许多选修课程既和高考的内容脱节,也无法保证课程本身的质量。因此,许多家长担心学生在学校走班的课堂里学了许多和高考无关的东西,浪费了时间,这样势必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另一方面,如前所述,走班制造成教学管理松散,必然进一步对学生的成绩造成不利影响。走班制让差生更加懒散,应付、拖沓学习任务的现象更甚,成绩反而没有原来行政班体制的成绩高。中等生自主性和自制力不及优生,很大程度上是受教师和周围环境的影响[5]。在走班制的环境下,教师的监管和固定班级的学习氛围缺失,容易让中等生和后进生失去动力和方向。优生虽然有很强的自主性和自学能力,但由于他们的成绩上升的空间已经不大,即便他们在走班之后成绩略有提升,也往往无法抵消差生和中等生在走班之后的退步[6]。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走班制让一些中学(包括重点中学)的高考排名不进反退。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在周末纷纷给孩子选择了各种课外辅导班的原因。他们希望通过辅导班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来弥补“多元发展”的走班制忽视分数的缺陷。

总的来说,走班制也许能够解决新高考之后如何教书的问题,但关于如何育人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很可能还增加了难度和挑战[7]。

二、学生自主性的彰显与学科危机的诞生

走班制赋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利,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角色转变为主动选择的角色,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得到了调动。

然而,学生选择权的加大,却导致了许多新的问题出现,比如学生或家长的选择具有盲目性[8]。因为让选择发挥最大的正能量,前提是学生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并能将“兴趣”和“分数”有效统一[9]。但在实际中,学生的选择往往会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分数优先,兴趣在后,甚至不考虑兴趣而采取“田忌赛马”式的策略选择走班[10]。这样的走班显然有违课改的初衷。然而更大的影响在于,这种基于分数博弈的走班加剧了业已存在的物理学科危机。

三、学生个性的强调与高考“指挥棒”的强化

出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这一目的的走班,依然无法打破“考选世界”对基础教育的束缚,甚至反而还进一步地强化。

首先,走班制名为让学生“选科目”,实为“选成绩”。根据新高考和走班制的主张,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科,而有兴趣的科目,往往是学生成绩突出、特长所在的科目。那么,学生选取自己擅长的科目应考,不但有助于让学生考出“高成绩”,同时也彰显了个性化教育理念,从而确保了学生“兴趣”和“利益”的统一,有助于打破高考的“指挥棒效应”。这样一种逻辑看似无懈可击,却往往经受不住实践的考验。考试和录取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都会让学生无法根据“个性”“偏好”来选择高考科目,物理选科遇冷就是具体表现之一。

其次,走班制的影响力迅速下移,很快波及义务教育阶段。走班制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为了面向高考。然而,有不少学校却借“新高考、走班制”的大趋势,在义务教育阶段也开始匆匆走班上马。我们姑且不去讨论走班制在年龄更小的初中生、小学生身上成效如何,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阶段推行走班本身就发出了一个信号:高考怎么改,我们就怎么应对,而且越早应对越好。河北有报道称,有的家长在孩子刚上初一,就开始考虑要不要让孩子培养优势学科。有的代表委员甚至建议,家长可以从孩子小时候就发现其兴趣所在,将兴趣大、学得好、学得有趣而轻松的三门作为孩子选考学科[11]。在实施走班制之前,对初中生和小学生来说,高考还只是一个遥远的、到高中才需要考虑的话题,而现在则是避无可避、需要拿出实际行动来应对的大考了。不夸张地说,走班制的推广和普及造成应试压力的下移,让年龄更小的学生也受到了高考“指挥棒”的真切影响。

四、结语

走班制的推行是实施“新高考”大环境下的一个必然选择。走班制给基础教育带来了不少改变,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进步性;但它还不成熟,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对现存的问题进行反思不是否定走班制,而是为了系统地思考和探索改进的对策。比如,针对走班制当中选修课程质量低的问题,可否考虑在开设选修课之前,对课程质量进行第三方评估,实行“准入”制度?选修课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有针对性、越适合学生的水平越好。针对日益严重的“物理危机”问题,可否考虑加强高校和基础教育之间的联系,将物理作为某些专业的“必考科目”而不是“必考科目之一”?毕竟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缺少了高校的参与,基础教育其实很难“独善其身”。针对高考“指挥棒”被强化的问题,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因势利导,让高考指挥棒不再瞎指挥,而是能把基础教育指挥到尊重学生兴趣、促进个性发展的道路上,毕竟,“‘指挥棒’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否‘指挥’,而在于‘指挥’的效果”。[12]总之,如果我们能减少一些对走班制的“点赞”,多花一些时间去思考如何对其进行改进,那么走班制或许就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苑广阔.走班制对中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N].青岛日报,2014-12-23(7).

[2]郭华.走班制:从“班”到“个人”[N].中国教育报,2014-05-21(6).

[3]荣维东.美国教育制度的精髓与中国课程实施制度变革——兼论美国中学的“选课制”“学分制”“走班制”[J].全球教育展望,2015(3):68-76.

[4]栾泽.高考改革综合素质评价冷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7(4):32-45.

[5]王卉.动机策略对学习动机的影响模式研究——以初中英语教学为例[J].教育导刊,2017(5上):37-42.

[6]周序.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变革[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7:121.

[7]刘昌海.走班制的管理难度不容忽视[N].甘肃日报,2014-12-24(3).

[8]杨清.北京市中考改革背景下学校推进走班制: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18(1):63-68.

[9]栾泽,周序.走班制将走向何方[J].中国教师,2018(6):127-128.

[10]柯政.“选考”制度下的“田忌赛马”:原因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6(18):32-38.

[11]王敬照.高考改革启动,基础教育如何转向[N].河北日报,2015-01-08(7).


欢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