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高考前心理辅导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1-08-28分类:综合资讯浏览:55评论:0
[内容摘要]教育教学中,一线的老师都特别关注暂差生。读了丹麦作家笔下的《丑小鸭》,大家对暂差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往往把这些“丑小鸭”作为思想教育工作和心理疏导的主要对象,而那些“白天鹅”——天资聪颖,学习成绩突出的学优生,由于受轮晕效应影响,教师平时往往只关注其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对他们心理的关注和疏导。本文从小学学优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关心集体,冷漠自私,虚荣,爱出风头,挫折承受能力弱等几种心理问题,结合个案,分析这些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辅导策略。
[关键词 ]学优生 心理问题 傲慢 冷漠 虚荣 易挫 心理品格
教育教学中,一线的老师都特别关注暂差生。读了丹麦作家笔下的《丑小鸭》,大家对暂差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往往把这些“丑小鸭”作为思想教育工作和心理疏导的主要对象,而那些“白天鹅”——天资聪颖,学习成绩突出的学优生,由于受轮晕效应影响,教师平时往往只关注其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对他们心理的关注和疏导。几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站到了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第一线,清楚地看到这些“白天鹅”存在着不少心理问题,有的甚至比一般学生更特殊,更复杂,亟待引起我们的关注。
小学学优生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关心集体,冷漠自私,虚荣,爱出风头,挫折承受能力弱等几种。下面试从个案入手,分析这些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辅导策略。
一、傲慢:不能正确认识、评价自我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通常把分层教育理解为“学优生好对待,暂差生差对待”。而学优生由于学业成绩优秀,陪伴他们的是表扬,他们更多的是受着群星拱月般的优待,所以他们的缺点往往也被成绩这个美丽的光环所遮盖,久而久之,自傲心理随之滋生。
[案例]
小陈,五年级学生,担任班干部4年,次次成绩名列前茅,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同学眼中的优秀生。但是在一次班长竞选赛上,他却落选了,而且选票数竟排在所有选手之后。令老师为之惊讶。经过调查了解,很多同学都认为他太过骄傲,活动的时候,因为瞧不起成绩差的同学,而把这些同学拒之门外;因为自己成绩好,总觉得自己在任何场合都高人一等,认为别人不如他,经常用冷冰冰的话语讽刺其他的同学;当别人遇到难题的时候,他不但不帮助,而且会说一些风凉话;遇到集体比赛,他总是把自己看成比赛的中心点,认为班级没有自己不行。傲慢的心理让小陈同学在同学面前渐渐失去了威信。
小陈的这种表现其实就是典型的傲慢心理。众所周知,现代社会需要善于合作、虚心求教的人,而像小陈这一类的学优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仗着学习优势的高傲自大,许多事情不愿合作,不善合作,长此以往,他们只会蜕变成所谓的“精神贵族”,而这正是他们以后参与社会竞争的致命绊脚石。
针对以上的问题,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首先应该做到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切不可因学优生天资聪颖而以偏概全,包庇他们的缺点错误,从而使他们滋生自命不凡的傲慢心理。对这类学生,教师可创设情境,通过相关的活动,使其从中获得启迪。如教师可组织一次特殊的小组篮球比赛,让学优生与一个在班中有着很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各为队长,请篮球队员自由选择队长。当出现力量悬殊的时,老师便抓住时机,对其加以引导: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融入到集体中去,才能形成伟大的力量;一滴水很容易干枯,但汇入到江河大海便会永远奔流不息。从而使其认识到傲慢的心理带来的不利。平时教师要多创造机会,给他们布置合作性的任务,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另外,教师还应给予学优生更多的关注,多从其他学生那儿了解信息,一旦发现苗头,采取适当的戳市循循善诱,晓之以理,以避免不良心理的发展。
二、冷漠:自私自利,不关心集体
在学优生学习生活中,不难发现,有一部分扮演着“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 的角色。这些学生通常比较孤单,不太合群,只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愿参加集体性活动,不愿为班级做事,一旦班级发生状况,他也只是坐视不管。这样的学生与其说其勤奋,还不如说其情商低下,今后走上社会,往往只会单枪匹马,孤军奋战,其结果也不言而喻。
[案例]
小杨,四年级学生,年年担任班干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成绩平平。但是。小杨的父母对小杨有较高的要求,希望她的成绩能进班级前五,在父母的强烈强烈要求下,小杨主动辞去了班干部一职,一心一意地搞学习。钻在书堆里的小杨开始奋发学习,对身边的事情毫不过问,拒绝参加集体性的活动,班干部竞选中也没有了她的影子,成了大家眼中的“另类优生”。他的父母也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中经常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孩子的冷漠心理非常担忧。
遇到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帮助他们改变认知结构。首先要及时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心理问题的结症所在,更要灌输他们对学习、工作等方面的一种积极、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其次,最中的是教师可以以班上品学兼优、成绩优秀、班干部工作出色的同学为例,引导其认识做班干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利大于弊,不但不影响学习,反而有利于锻炼自己的能力。待到时机成熟,鼓励其担任班干部,并给予一定的成功激励,激发其为集体服务的成功感和喜悦感。教师还要用生动现实的事例让他们感受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重要性,引导他们互帮互助(如与学困生结队)的实践活动中感受“共生效应”,体验助人的愉悦,从中学会帮助、体谅、关心他人。
同时,教师要与家长取得联系,并通过身边的各种事例,告诉家长,“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所期望的,这种焦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在这种心情下,只是一味的向孩子灌输“学习唯一论”,使孩子的上进心中掺杂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成分,则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虚荣:爱出风头,炫耀自己
每个人都有好胜心理,好胜心背后,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虚荣心理,小学生也是如此。特别到了小学高年级,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断成熟,抽象性思维逐渐占据主要地位,许多学生开始追求表面上的光彩。特别是一些学优生,善于讨好、恭维老师,也会拍几下“马屁”,许多事爱出风头,一旦稍有成功,就大张旗鼓,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重。
[案例]
小鸣,四年级男生,担任班长、校大队委员,学习成绩优异,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但他爱出风头,总爱在任课老师和全班同学面前大张旗鼓地炫耀自己,博得老师的喜爱;与同学交流问题,总是固执己见,容不得别人给她指出半点不足和错误;班里竞选班长,他在暗地里拉选票,用一些“小玩意”收买同学;在一次竞赛上,他为了能考取好成绩,竟然在抽屉底下翻书,被监考老师发现。因此,同学们在背后都叫他“马屁精”、“笑面人”。
像小鸣这样的学优生,由于老师他们的过分信任和偏爱,许多荣誉总与他们有缘,在班级中也享有较高威信,致使他们产生了一种优越感,甚至有点飘飘然。但由于他们的心理尚未成熟,往往不能正确评价自己,有时会“打肿脸充胖子”,盲目自信,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这样在对自己的认识和平加上就会产生片面性,特别是当外界评价超过自己的实际时,就会形成虚荣心理。而一旦老师或同学指出其不组或错误,又表现得非常敏感,不是虚心改正,而是固执已见。虚荣心理如果愈演愈烈,最后极易形成脆弱心理,正所谓“爬得高,摔得重。”
对于学有生的此类问题,教师应加以正确引导。首先,要引导他们调整好自己的期望值,正确认识自己的成绩。要明白自己的成绩是通过勤奋努力得来的而不是靠讨好、奉承,应该重视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一味重视结果。同时,教师要减少不必要的偏爱,对其缺点不掩盖、不护短、爱之有度,严之有格,既满足他们的荣誉感,又消除他们的优越感。教育时要抓准时机,如趁其兴趣高涨时委婉地指出不足之处,并共同商议提高的措施。针对他们平时自我钻研的多,相互探讨的上;自成一统的多,相互借鉴的少;埋头苦读的多,“文武双全”的少的特点,教师要积极鼓励和督促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中健康成长。尽量减少或避免让他们独自担任某项事务,使其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要引导他们参与公平竞争,注重健全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不断发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促使他们既有强烈的自信心,能够自强不息,又有一定的危机感,及时调整和优化自己的学习、工作策略,努力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四、易挫:挫折承受能力弱
现在的学生特别是“学优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受到的是一种“暖箱式”的教育和爱护,教师宠,学生让,家长更是百倍呵护,久而久之,养成了娇气、懒惰等坏习惯,教师和家长关心的只是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没有机会接受生活的锻炼,心理的承受能力较弱,面对困难和挫折往往不知所措,甚至一蹶不振,对于人的良好品格的养成造成很大困难。
[案例]
大杰,六年级男生,身体高大,却较内向。平时学习勤勤恳恳,六年来成绩属班级上游水平。家长的期望和大杰对自己要求都很高,他十分重视考试成绩,一旦成绩有所下降,便整日都郁闷不安,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悲观失望。在他的日记里,老师多次读到这样的语句:“最近因为考试成绩不佳,心情很是不快,连老师的表扬声也听不到了。哎,真烦!”有一次,因为他忘带作业本,数学老师批评了他,他居然在教师里大哭了一场,弄得老师非常尴尬。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优生的自信心很强,自我评价、自我期望值都很高,往往比较自负,经不起挫折。由于他们平时处处一帆风顺,在老师、家长的表扬和激励声中长大,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因此对许多事情都充满自信。但是,他们这种自信有时却相当脆弱,往往经不起老师的批评,有时受到一点挫折,自信心便丧失殆尽。
众所周知,师长过高的期待水平会影响到学生自生的抱负水平,会给学生造成较强的心理压力,一旦超过了他们的自身实际能力,就会使其失去自信心,导致易挫心理。
对待有这类心理问题的学优生,教师不能错误地认为他们的“免疫力”强而听之任之,更不能采取讽刺、粗暴、压制的方法,而应该和风细雨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因此,在平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创设挫折情境,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用身边的事,身边的人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挫折的积极效应,但在批评之后,教师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调适,并鼓励其继续努力,不断进步。
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时应特别注重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合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教给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减少心理挫折负面影响的方法,使其掌握应付挫折及自我心理调节的技巧。
“学优生”脑袋聪明,学习成绩优异,长时间处在特殊的学习生活氛围中,受到教师、家长、同学的特别关爱与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虽然较为隐蔽,但同样影响着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他们更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工作者在对“学优生”进行文化知识传授的同时,塑造健康的人格,要采取多种方法与途径,鼓励促进这些“学优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格。然而,这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他需要我们用慧眼巧识别,用言行巧点拔,用爱心巧梳理。这样,我们的“白天鹅”才会外秀内美,越来越美丽!
- 上一篇:2022年浙江高考试卷
- 下一篇:17年高考录取分数线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综合资讯排行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