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1高考会改革吗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1-03-27分类:广西高考浏览:214评论:0
广西全面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时间为2019年,这意味着,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将成为这次改革的第一批参与者。2022年广西高考文理不再分科,实行“3+3”考试模式。
近一半省份推迟实施,暂缓新高考改革是务实之举?
根据教育部高考改革的规定,2018年秋季学期起将有17个省份实行新高考改革,不再实行文理分科,考试科目变为3+3(6选3),被称为高考制度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
然而,在过去的2018年中,全国多个省份陆续有消息传出,有近一半省市不按原计划启动新高考改革,而推迟到明年或后年实施。这些省市包括了安徽、河南、四川、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西、贵州、西藏等。
多地推迟新高考改革可能是因为实施改革的基础条件并不十分成熟,并且根据前面省份的实践经验,贸然启动新高考并不明智。从新高考改革的实践情况看,上海和浙江等地高中都存在整体方案不够完善、准备不足的情况。
广西:2019年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2019年2月12日下午,广西招生考试院召开调研座谈会,就下一阶段考试招生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要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二要谋划好2019年普通高考工作;
三要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
四要进一步提升考试招生信息化保障能力;
五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扶贫工作力度。
座谈会强调,2019年是广西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三步走”总目标之第二步“全面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大家要站在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考试招生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全力以赴做好各项考试招生工作,不断开创我区考试招生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关于广西高考改革方案,你需要知道这7个重点:
1、2022年起广西统一高考不再分文理科;
2、高考科目实行“3+3”考试模式,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每科满分为150分;
3、外语科目(含听力)同年有两次考试机会;
4、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设等级性考试,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选择3科参加考试,简称为“6选3”。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经转换成分数后,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选考科目安排在高三进行,每届学生只安排一次考试,每科满分为100分。
5、高考总成绩满分为750分。
6、高校招生录取实行“考生总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方式。
7、高职院校招考与普通高校会相对分开,逐步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其中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高中等级性考试:6选3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将成为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等14个科目。
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等级性考试和合格性考试,其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设等级性考试。其他科目为合格性考试,考试时间跟着课程走。
合格性考试原则上随学随考随清,等级性考试则安排在高中三年级进行,每届学生只安排一次考试。
高考模式:3+(6选3)
根据《广西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2022年起,广西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不分文理科。
考生的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个等级性考试科目(6选3)成绩组成,即“3+(6选3)”模式。统一高考科目每科满分为150分,等级性考试科目每科满分为100分,考生总成绩满分为750分。
在考试时间安排上,语文、数学这两个科目的考试,将于每年6月进行,外语每年安排两次考试,其中一次为6月的全国统考。
学生在选科时往往是选择自己成绩比较好的科目。而“6选3”自主选科,让学霸们可以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最有优势的三个科目,但是对于学习中等偏下的人来说,这就相当于“强者更强”,在学习中感觉更加吃力。
新高考改革“任重而道远”,今后会有怎样的改变?
变革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新高考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
例如,新高考实行3(语数外)+6(物化生政史地)选3科目组合(浙江另加一门技术7选3),扩大了学生的学科选择权、考试选择权、课程选择权,由此要求高中实行选课走班教学。这就要求高中必须要有充足的师资和场地开设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
而从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看,由于师资、场地不足,选课走班在有的高中变为“套餐制”。也就是说,本来3+6选3有20种科目组合,3+7选3有35种组合,如果允许学生自主选择的话,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选科提供丰富的课程选择。
但很多学校并没有这么多师资,于是,就限定学生的选择,根据学校的师资、场地,推出五到六个组合,由学生从中选择,这就使扩大科目选择权的改革价值大打折扣。
另外,新高考也要求学校对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而我国很多高中这方面的教育可以说基础薄弱。因为此前完全实行单一的分数评价,学生也无更多的选择空间,因此,学校只会要求学生考出高分,而不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培养,并指导学生根据个性、兴趣、实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推进新高考之后,高校的招生不再按传统的文理科招生,取消高考录取批次;除了统一招生外,还有自主招生、综合素质评价录取、分类考试改革;高考志愿填报将变为专业平行志愿或专业组志愿……
这都要求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否则选科、选考、升学规划都可能出现一系列问题,包括出现功利的选科博弈,导致严重的选科失衡,以及错误理解自主招生、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改革,高考志愿填报出现失误等问题。
(图片来源https://pixabay.com/)
我国高考改革是以“先行先试”的方式推进,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以进一步完善方案,并调整改革进度,协调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安徽等省根据上海、浙江等地新高考改革的实施情况,结合本省实际情况调整改革时间,或许是务实和负责任的选择。如果不顾一切盲目启动改革,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学生,虽说新高考早晚要实施,但是等方案更成熟、各方面条件都准备好后再进行改革才是对广大学子负责。
在2018年3月初召开的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对于各省份新高考改革的进程情况表示,对于新高考改革方案,要采取实事求的基本态度,不凑数,条件达到了就批准启动,条件达不到就创造条件,达到了再上。
从2019年秋季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同样值得广大学生和家长关注的是,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从2019年秋季学期(现初三学生)起,全国各省(区、市)将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2022年秋季(现六年级)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1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从2019年9月开始,全国中小学生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
2017年秋季学期起,教育部统编教材正式走进课堂。三年过渡期后,到2019年,“部编本”将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此前在这三个科目上使用的多种形态的教材将告别课堂,成为历史。
整个小学6年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年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
增加课外阅读,最明显的是初中阶段,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
明年高考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由60篇增加到70篇。
高考改革对高中生的利弊分析
▌考试科目变化
改革前:高考采取文理分科,科目有四科: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或是文综);
改革后:取消文理分科;采取“3+3”的考试模式,即:语数外必考,物化生、政史地6选3考试。
影响:
文理分科,禁锢学习思维,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
文理分科后,对理科生而言,只顾一天到晚的理化生,题海战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然而表象之下却忽略了日常情操和对于文史知识的了解,以至于到了大学之后缺乏文化底蕴。
而对于文科生而言,平常注重史政文化知识的积累,缺少思维能力的训练,一到考试就使劲背,完全是培养了“应试性人才”,显然,这也是有重大缺陷的。
文理不分科有利于学生在中学阶段掌握综合的文化素质,在大学能够继续发挥综合优势,也为学生在大学阶段提供了多种选择渠道,更为以后的就业人生提供了更多的方向。
但同时也会造成为了高考分数,导致个别科目无人愿意选择的局面,比如综合评估较难的学科——物理!
(图片来源http://www.pexels.com/)
▌学业水平考试
改革前:九科集中在毕业当年一月份一次性考试,考试作为高招毕业和少数高考专业录取的参考;
改革后: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含补考),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
影响:
首先,高校会逐渐重视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重视,有助于高三学生重视水平考试而不是单纯当做高中毕业考试;
其次,改革后,物化生,政史地六科考试排在高考之后,也有助于减轻高三考生的压力,尤其偏科生。
最后,三科选三门考试,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学科兴趣而不是机械简单的应试。
(图片来源http://www.pexels.com/)
▌外语考试
改革前:只有一次统考,成绩计入总成绩;
改革后:增加听力考试;高中阶段会组织考试两次外语,取成绩最高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影响:外语考试进行两次,取成绩最高者计入总分,这是高考科目改革的一个大手笔,两次考试既可以给学生更多时间准备和复习。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压力。
但也会形成不良竞争,即无论第一次考试好坏,都会参加第二次考试,因为无论如何都会选择最好的一次作为成绩。
(图片来源http://www.pexels.com/)
▌综合素质评价
改革前:记录学生高三学习成绩基本情况,除了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外,无其他用处;
改革后: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不仅是自主招生要参考《素质评价表》,高考录取也会参考。
影响: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好处多多,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改变教师评价观念,推动教学改革;变革考试评价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优化学校整体工作,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图片来源https://pixabay.com/)
新高考对什么样的学生最有利?
▌自律、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
新高考模式下,“走班制”是必然的,学生时间会变得相对自由,来自老师的约束和鞭策会变少(类似大学)。对于习惯了被动学习、只等老师耳提面命才能有点动力的学生来说,非常不利。
▌善于把握时间,学习效率高的学生
由于很多科目提前高考,教学进度被压缩,学生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完高中的课程,因此就要求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
(图片来源www.unsplash.com)
▌有专长或几门擅长科目的学生
除了语数外,新高考不强制选择文理,学生在避开不擅长的学科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
若对某些学科有浓厚的兴趣,最好早做准备,在高一甚至初中起就开始自学。如果能在这些学科领先同龄人一截,甚至获得一些竞赛名次,那么在高考中会有很明显的优势。
有专长的学生也可以冲击高校的自主招生。如果只依靠学校的统一授课,被老师的教学进度赶着走,在高考中是非常被动的。
- 上一篇:吉林省2021年进入高考改革
- 下一篇:2021年高考数学难吗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广西高考排行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